杯子摔碎,茶水有不少都溅在了鲁肃身上。
他根本顾不得擦,而是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恭敬行礼:
“竟是陈君当面?哎呀呀,在下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他表情之中满是惊喜,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如果说先前那么重视,是看在周瑜这位庐江周氏子弟的身份的面子上,多少还具有点功利性质,那么此刻,鲁肃的喜悦真的是发自内心。
许褚之前说得没错。
现如今,各方豪侠在亲眼见到陈孟时,欣喜若狂都是正常反应。
鲁肃也是一样。
他确实就是张信所说的那种,在黄巾之乱后就开始变卖田产,积蓄力量的远见之士。
在这期间,他行侠仗义,打出名号后聚拢当地游侠和青壮,勤习骑射,讲武练兵,很快就成了东城县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那个时候,他的风评很不好。
原因倒也简单,同乡们对他这种变卖产业任侠的行为不理解,觉得这是个败家子,以至于后来到处都在传一句对他颇为不利的评语——
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
这让鲁肃想要结交东城县上层人物的打算,一直无法实施。
没办法,名声不好,祖上又没风光过,不是士族,士人们不屑理他。
就在鲁肃发愁的时候,《赠陈登》和“人生自古谁无死”传到了东城县。
侠客们的风评,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
他这个堪称万人嫌的东城第一豪侠,竟成了县城中各方士族争先邀请的座上宾。
那些人请到他之后,大喝一顿后,立刻让众人出去宣扬,说某某某今日邀请东城第一侠客鲁子敬,两方畅谈侠义之道,以扬其名。
鲁肃直接成了东城县的顶流,不夸张的讲,天天都有想请他吃饭的,档期都给排满了。
鲁肃也因此顺利在东城县上层阶级、县衙等渗透了自己的力量,由于那些人段位跟他差得太多,都没用半年,他就将这东城县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所以,鲁肃对陈孟,除了有一般侠客对精神导师的敬仰,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
如果没有陈孟,他可没法混得像现在这么好。
前段时间,他甚至还亲自带着礼物去小沛拜访过陈孟,却扑了个空。
之后没多久就听见了陈孟大义救庐江一事,心中敬佩之意更重,甚至都有了去庐江拜访的想法,但因为诸事缠身才没成行。
没想到,陈孟竟然自己来到了东城县!
至于眼前这位,是不是真的陈孟?
这完全没必要担心!
这念头,冒充别人不好说,敢冒充陈孟,一旦暴露,那就要被整个侠客群体针对。
找死都没那么找的。
“鲁君不必多礼,快请坐。”
陈孟笑着道:“我也只是恰巧路过,原本不打算惊动谁,没想到您会主动登门。
队伍之所以打周氏的旗号,也是得到了义弟公瑾的允许,而且最近也确实有些不方便。”
“陈君,我懂。”
鲁肃笑着道:“我对您的事情一直都特别关注,您这段时间的经历,我也知晓的。
您是因为那袁术……”
“我与鲁君相识,乃是喜事,不提那些糟心的东西。”
陈孟不想聊自己曾被桥蕤扣下的事情,话题一转,就引到了别处。
张信一直在默默观察。
他看着满脸笑容,浑身上下自带一股豪爽气的鲁肃,听他的言谈,看他的举止,推测他的器量。
越看越是点头。
这鲁子敬,真的是位大才!
现如今,只是因为蜗居在东城这么个小地方,见识有限,才显得有些不足。
可一旦到了比较高的层次,其天赋和才能就会慢慢显现。
类似于刘备的义弟关羽。
而在某些方面,甚至犹有过之!
少主的预感,应验了!
想到这里,张信心跳猛地加快,但紧接着又有些迷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