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阴历闰六月十八,东方天边刚刚现出鱼肚白,汤继先就在后院沐浴洗漱完毕,点燃三炷香跪拜完观音菩萨和关公的神像后,又点燃三炷香跪拜了苍天,才去到店铺的面点房。他见徒弟们正专心致志地用胡萝卜雕刻花,高兴地说:“你们不要拘泥于我教给你们的花样,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大胆地创新。各项厨艺都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话是我学徒时,师父、师娘常告诫我,并要求我一定要做到的。
“现在,我再把今天要上的六道荤菜,从源头给你们念叨念叨——‘清炖鸡’‘炒鸡杂’麻辣鸡丝’是我小时候在家,我爸妈爱做给我吃的。
“‘夫妻肺片’是我师父的祖爷爷用文字整理出来的唯一一道菜,也是我最先学会的一道荤菜。
“‘蒜泥白肉’是那年县城闹痢疾,一郎中告诉师父,生大蒜捣成泥后,放空气中一些时辰,有杀细菌的能力,庞记川菜馆当即便增加了蒜泥白肉这道菜。以后,它也成了我们饭店很受欢迎的一道菜。
“‘镶黄瓜’是我在上海外滩时,向上海的厨师学的一道荤菜。三道素炒菜和三道素凉拌菜,我就不再说了。你们把胡萝卜花雕好后,放到三个装凉拌荤菜的盘子中心,麻辣鸡丝、夫妻肺片、蒜泥白肉拌好后,就围着胡萝卜雕花码放。
“我希望你们独立操作的十二道菜在下午的酒席上一炮打响,让赴酒席的每一个人都竖起大拇指,夸你们做的菜肴色香味俱全!自此以后,汤家饭店无论店内、店外红白喜事和聚会宴的掌勺都轮番让你们上阵,宴席的主人也不会有异议。这样,我就可以逐步地从这三种宴席的掌勺退下来,去接你们爷爷店内店外的活计,让他老人家同你们的奶奶一起安享晚年。而且,我打算选招两名愿意在本店长期做掌勺的学徒。——好了,我不在这儿耽误时间了,你们的爷爷采购回来,你们就着手好好准备下午的酒席。我去准备我下午婚礼穿的衣服。”
汤继先向徒弟们挥挥手,就进到自己的卧室。他将师娘为他做的,只到上海外滩穿过两次的深蓝长布衫穿到健壮的身躯上,戴上唐行长借给他的礼帽,站到木板南墙上挂着的一椭圆镜子面前一看,差点笑出声来——顿觉自己不是戴这种帽子的人。他立即拿下礼帽,脱下长衫,穿上刚脱下的对襟短衫,摇着头走进师父、师娘的卧室。他见常湖还没有起床,走到女儿床前,凝视女儿哭肿了的眼睛片刻,便转到在大衣柜前整理衣服的师娘跟前,停了停才问:“常湖昨晚上还哭闹着不要后妈吗?”
师娘双手抱着一摞衣服,转身注视着汤继先,忧心忡忡道:“这丫头,六岁前基本上白天都是在她舅妈家度过的。那条街巷有一家人续弦后,前妻的女儿——只比我家丫头大两岁,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穿着破烂的衣服,背着背篼到西山上去捡柴。好几次让我家丫头碰到时,丫头一问那女娃儿,那女娃儿就哇哇大哭着对她说,她后妈专门让她做她不爱做的事情。做完了挑鼻子挑眼,说她做得不好,就打她,不让吃饱饭、穿好衣服……”
“你没好好对她讲,她的后妈知书达理,心地善良,不是那女娃儿后妈那样的恶人。”汤继先说罢,摇摇头,微笑着望着师娘,不好意思地说:“你别笑我,你儿媳还没有过门,我就在你面前为她说好话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