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那金光闪闪的地儿,一铲子下去,嘿,挖出个铜雀来!他转头问荀攸:“这啥兆头啊,老铁?”
荀攸捋了捋胡子,一脸高深莫测:“想当年,舜他老妈梦见玉雀飞进怀里,然后就有了舜大帝。现在咱们挖到铜雀,那也是大大的吉兆啊!”
曹操一听,乐开了花,立马拍板:“得嘞,咱就建个高台庆祝一下!说干就干,今天就开始挖土搬砖,烧瓦磨砖,在漳河上整个铜雀台出来。估摸着一年时间应该能搞定。”
这时,小儿子曹植蹦跶过来,献计道:“老爹,要建就建个大的,三座台子连一块儿,中间最高的叫铜雀,左边是玉龙,右边是金凤,再搭两条飞天桥,那才叫一个壮观!”
曹操点头如捣蒜:“我儿这主意绝了!等台子建好,咱爷俩就上去嗨皮!”
说起来,曹操膝下五子,就数曹植这小子最机灵,文采飞扬,曹操那是打心眼儿里疼他。
于是,曹操留下曹植和曹丕在邺郡监工造台,让张燕守着北寨。
自己则带着从袁绍那儿收编的五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回许都去了。
回到许都,曹操那是论功行赏,一个不落。还特别表彰了郭嘉,追封他为贞侯,把他的儿子奕接到府里好生养着。
接着,曹操又召集了一帮子谋士开会,商量着怎么收拾刘表那小子。
荀彧慢悠悠地开了腔:“老大,咱们刚从北边回来,得歇口气。不如先养精蓄锐个半年,到时候刘表、孙权这些个货色,还不是手到擒来?”
曹操一听,觉得在理,于是下令分兵屯田,坐等时机成熟,再大干一场。
话说刘备一到荆州,刘表那是相当的热情,简直把他当亲兄弟一样招待。
某天,哥俩正喝着小酒聊着天,突然手下来报,说降将张武、陈孙这俩货在江夏那边搞事情,抢老百姓的东西,还想造反!
刘表一听,惊了:“这俩货又闹腾,真是麻烦大了!”
刘备淡定地一拍胸脯:“大哥别急,这事儿包我身上,我去收拾他们!”
刘表一听,乐开了花,立马调了三万大军给刘备,让他带兵出征。
刘备领了命,说走就走,没几天就杀到了江夏。
张武、陈孙一看,哟呵,正主儿来了,带着兵就迎了上去。
刘备这边,关羽、张飞、赵云那是齐刷刷地站在阵前,帅得掉渣。
刘备一眼就瞅见张武骑的那匹马,哇塞,简直帅到没朋友,脱口而出:“这绝对是匹千里马啊!”
话还没说完,赵云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直奔张武。
俩人没打上几个回合,张武就被赵云一枪挑落马下。
赵云顺手一扯缰绳,直接把马牵了回来,那叫一个潇洒。
陈孙一看,急了,冲上来想抢马。
张飞大吼一声,长矛一挥,陈孙直接领了盒饭。
剩下的小兵一看,妈呀,这仗没法打了,纷纷跑路。
刘备趁机安抚了那些没跑的小兵,江夏的乱子也就这么平了。
搞定一切后,刘备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回城。
刘表亲自出城迎接,进城后还摆了个庆功宴。
酒过三巡,刘表感慨地说:“兄弟,你这本事,荆州有你在,我放心多了。不过南边那帮南越人,还有张鲁、孙权这些个邻居,时不时来骚扰一下,也是头疼啊。”
刘备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说:“大哥放心,我手底下这三员大将,个个都是好手。让张飞守着南边,防着南越;关羽守子城,张鲁来了也不怕;赵云嘛,就让他守着江边,孙权想动咱们,门儿都没有!有啥好担心的呢?”
刘表一听,心里那叫一个舒坦,直点头:“好主意,就照你说的办!”
蔡瑁偷偷跟他老姐蔡夫人打小报告:“姐,刘备这家伙派了三个猛将在外头,自己倒好,赖在荆州不走,时间长了绝对是个隐患啊!”
蔡夫人一听,晚上就跟刘表吹风:“老公,我听说荆州城里不少人跟刘备走得近,咱们不得不防啊。让他这么住着,也没啥好处,不如找个由头打发他走吧。”
刘表叹了口气,说:“刘备啊,他是个仁义之人。”
蔡夫人翻了个白眼:“你就别天真了,别人可不一定这么想。”
刘表沉默了,心里直打鼓。
第二天出城溜达,一眼就看到刘备那匹超炫的马,一问之下,原来是张武的遗物。
刘表连连称赞,结果刘备大手一挥,直接把马送给了刘表。
刘表乐得跟啥似的,骑着新马就进城炫耀去了。
蒯越看见这马,眉头一皱,问刘表哪来的。
刘表得意洋洋说是刘备送的。
蒯越摇头说:“我哥蒯良,那可是相马高手,我也略懂一二。这马眼睛下面有泪槽,额头还有白点,名叫的卢,骑它的人容易倒霉。张武就是骑它挂的。主公,您还是别骑了。”
刘表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采纳了建议。
第二天请刘备吃饭,说:“兄弟,你送的马真是太棒了,但我平时也不怎么出门,还是给你用吧。来,还给你。”
刘备客气地推辞了一下,刘表又接着说:“兄弟啊,你老在我这儿待着,武艺都生疏了。新野县那边挺富的,你带着你的队伍去那边驻扎吧,怎么样?”
刘备一听,心里也明白了几分,但还是恭敬地答应了。第二天,跟刘表道了别,就带着队伍直奔新野去了。
刚迈出城门,就碰上一人在马前毕恭毕敬地行礼:“大哥,您这马,骑不得啊!”
刘备定睛一看,原来是荆州的智囊伊籍,机伯兄,山阳那块儿的。
刘备连忙下马,一脸疑惑地询问。
伊籍凑近说:“昨天听蒯异度跟刘荆州嘀咕,说这马叫的卢,骑上它容易出事儿,所以才还给您的。您可得三思啊!”
刘备笑了笑,摆摆手:“多谢伊兄好意,但我信命不由天,更不信一匹马能左右我的命运!”
伊籍听后,对刘备的豁达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两人成了铁哥们儿,经常串门子。
转眼间,刘备到了新野,那叫一个民心所向,新官上任三把火,政治风气焕然一新。
到了建安十二年的春天,甘夫人还给刘备添了个大胖小子,刘禅出世啦!
那晚,一只白鹤翩翩降落在县衙屋顶,嘎嘎叫了四十多声,然后向西飞去,神秘得很。
甘夫人怀孕那会儿,总说梦见自己仰着头吞北斗七星,所以小家伙乳名就叫阿斗了。
而这时,曹操正忙着北征呢。
刘备瞅准时机,跑到荆州找刘表商量:“表哥啊,现在曹操把兵力都拉去北边了,许昌空虚得很,咱们荆襄兵力充足,趁机偷袭,大事可成啊!”
刘表摆摆手,一脸满足地说:“我守着这九郡就挺滋润了,别的地儿不惦记。”
刘备一听,心里那个急啊,但又不好说啥,只能默默点头。
刘表见状,拉着刘备往后堂走,说是要喝酒解闷。
酒过三巡,刘表突然叹了口气,愁云满面。
刘备关切地问:“表哥,你这是有啥烦心事啊?”
刘表欲言又止,眼神闪烁。
正当刘备想追问时,蔡夫人从屏风后闪了出来,刘表一看,立刻低下了头,啥也不说了。
酒席就这么不欢而散了,刘备只好悻悻然回新野去了。
到了这年冬天,听说曹操从柳城风风火火地回来了,刘备心里那个郁闷啊,直叹刘表当初咋就不听他的建议呢。
嘿,说曹操曹操到,刘表突然派人来请,说是要聚聚,刘备二话不说就跟去了。
刘表一见刘备,那客套话说得一套一套的,完了就拉着他往后堂走,说是要整两盅。
几杯酒下肚,刘表就开始感慨了:“最近听说曹操那厮带着大军回了许都,势力是一天比一天大,看他那样子,明显是想把咱们荆襄也一锅端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没听你的啊,错过了那么好的机会。”
刘备摆摆手,一脸豁达:“这年头,天下分崩离析的,战争跟吃饭似的,天天有。机会嘛,总还是有的,以后抓住了也不迟。”
刘表点点头:“兄弟你说得对啊。”
两人继续喝,喝着喝着,刘表突然眼圈一红,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刘备一看,赶紧问:“咋了哥,有啥难事儿?”
刘表叹了口气:“兄弟啊,我有件事一直压在心里,想跟你说又不知道咋开口。”
刘备一拍胸脯:“哥,咱俩啥关系,你有啥难处尽管说,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表这才道出原委:“我前妻陈氏生的长子刘琦,人倒是挺老实,就是性格太软,成不了大事。后妻蔡氏生的次子刘琼,聪明是聪明,但废长立幼,这不合礼法啊。可要是立长子吧,蔡家那帮人在军里势力不小,以后指定得闹翻天。我这心里头,真是左右为难啊。”
刘备一听,立马给出建议:“哥,废长立幼,那可是自找麻烦啊。你要真担心蔡家权重,那就一步步来,慢慢削弱他们的势力,可不能因为溺爱就立了次子啊。”
刘表听了,沉默不语,心里估计在盘算着啥。
嘿,说来也巧,蔡夫人这家伙对刘备那是相当有意见,每次刘备和刘表聊天,她都躲在屏风后面偷听。
这不,正好听到刘备刚才那番话,心里那叫一个恨啊,咬牙切齿的。
刘备呢,也是聪明人,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找了个借口溜去厕所。
一到那儿,看到自己大腿上的肉都堆起来了,不由得叹了口气,眼泪也跟着下来了,那叫一个感伤啊。
过了会儿,刘备整理好情绪,又回到宴席上。
刘表一看他眼眶红红的,挺纳闷的,就问咋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