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目送使者远去,手中紧紧攥着那道入宫的旨意,心中五味杂陈。这一夜,他辗转难眠,脑海中不断设想明日朝堂之上可能遭遇的种种情形。街亭之战的辉煌与当下被诬陷的困境交织在一起,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朝堂对峙充满了忧虑与不甘。

第二日清晨,林渊早早起身,精心整理好衣装,眼神中透着坚定。他深知,今日的朝堂之行,关乎自己的生死存亡,更关乎能否洗清冤屈,为蜀汉继续效力。怀揣着从主簿处寻回的文书,那或许是他证明清白的关键所在,林渊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皇宫走去。

此时的皇宫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朝中大臣们早早得知林渊今日入宫面圣,纷纷在朝堂上各怀心思地等待着。以李严为首的一派,神色冷峻,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林渊被治罪的下场;而一些正直的大臣,虽对林渊的为人有所了解,但在这复杂的局势下,也只能暗自为他捏一把汗。

诸葛亮端坐在朝堂之上,神色平静,可眼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忧虑。他对林渊的才华和忠心本是深信不疑,但此次弹劾之事涉及众多大臣,且证据看似颇有几分蹊跷,让他不得不谨慎对待。在他心中,林渊在街亭之战中的出色表现与如今被指控的谋反罪名实在难以划上等号,他也急切地希望能通过今日的朝堂对峙,查明真相。

林渊踏入朝堂,一眼便看到了李严那充满敌意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镇定自若地向前走去,跪地行礼:“臣马谡,拜见丞相,拜见诸位大人。”

诸葛亮微微点头,说道:“马谡,今日召你前来,是因朝中有人弹劾你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此事你作何解释?”

林渊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丞相,臣冤枉!臣对蜀汉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街亭之战,臣拼尽全力,只为守住蜀汉北伐的咽喉要地,怎会有谋反之心?这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

李严冷哼一声,站了出来:“马谡,你休要狡辩!你在街亭不听王平劝谏,擅自更改作战部署,独揽大权,这不是谋反的迹象又是什么?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想抵赖?”

林渊心中愤怒,但仍强压怒火,说道:“李大人,街亭之战的部署,皆是根据当时的战场形势所定。王平将军与我一同作战,他最清楚我的用意。我军最终成功守住街亭,便是最好的证明。若我心怀不轨,又怎会拼死作战,为蜀汉立下战功?”

这时,王平从群臣中走出,跪地说道:“丞相,诸位大人,马将军所言句句属实。在街亭时,马将军虽与我意见略有不同,但他的决策皆是为了战局考虑。他日夜操劳,精心布置防御和伏兵,才使得我军能够击退魏军。马将军对蜀汉的忠心,末将可以作证。”

李严脸色一沉,说道:“王平,你与马谡同处一军,自然会为他说话。这等证词,不足为信。”

林渊见状,连忙说道:“丞相,我这里有在街亭时所写的关于作战部署和战略思考的文书,上面详细记录了我的决策过程和对蜀汉的忠诚之心,可作为证据。”说着,他从怀中掏出那些文书,呈了上去。

诸葛亮接过文书,仔细翻阅,神色渐渐缓和。他对林渊在街亭之战中的策略本就有所了解,如今看到这些文书,更加确信林渊的用心。然而,李严一派却并不打算就此罢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