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上课后,孙老师施施然走了进来,同学们熟练地拿出早已备好的期中历史卷子来。
孙老师空着个手停在历史课代表郭煜面前,笑了笑道:“那啥,我卷子忘带了,郭煜,你卷子都对答案了没有?我借用一下拿着讲题吧,你先跟同桌伙看一张。”
“啊,我把标准答案都在上面写好了,孙老师你拿去用吧。”郭煜将自己的卷子递给他。
“好,谢谢了。”孙老师拿过卷子,坐在讲台的座位上,又顺手拿起一支铅笔,问道:“都有哪些题需要讲?我统计一下,没人提的题我就当你们都会了啊。”
“第十二题。”
“第二十五题。”
“第三十六题,古代加强皇权措施的那一问。”
讲台下此起彼伏地传来提问声。
孙老师头也不抬地在郭煜的卷子上勾画着,等底下说的差不多了,他才抬头擞擞卷子道:“好,那我们从选择题第三题开始讲哈。”
“孙老师,我刚才提了第二题了,你没听到吗?”一个同学举起手奇怪地问道。
“听到了,不过这题比较简单,就是史实错误,没什么好讲的,下课了你自己问问做对的同学。”孙老师淡淡说道。
“哦。”这个同学缓缓放下手,面色窘迫地挠了挠脸颊。
“第三题:皇,为光明之意,帝,为生物之主,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孙老师坐在那里,两手交叉用手背托举着下巴,不急不缓地讲了起来。
历史卷子足足有三十五道选择题,涉及范围甚广,孙老师又是个思维发散,兴起时除了讲正史,也喜欢大讲特讲些历史异闻,俗称野史的人,所以他讲课常常会超时拖堂。
纵使学生们听他瞎扯历史跟听故事似的,也不觉得枯燥,但总是影响下课休息和放水也不太好,所以不管是学生还是在他之后上课的老师都多多少少提过意见。
收到的意见多了,孙老师为了控制讲课时间,就只好忍痛割舍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或题目,只挑重点讲,这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刚开始这种办法还算好用,结果到后面因为自觉得时间充裕了,他讲的延伸的东西反而更多了,时间再度不够用了起来。
比如这会儿,他讲着讲着就心痒难耐地扩展起来:
“这个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你们看图片挺好看的是吧,那个颜色、形状、鱼形彩绘,是不是以为是洗脸盆?我告诉你们,这玩意儿可是一种特制的葬具,一般是作为小孩儿瓮棺的棺盖来用的......”
“为什么竹林七贤放浪形骸,吸食五石散,整天搁那儿搞行为艺术?就是因为对司马氏集团政治黑暗的不满,自司马懿洛水放屁、背信弃义开始,其政权天然就会为心怀正义的士人所唾弃......”
“古时候的同性之风开始于什么时候已经难以考据了,但肯定是渊源已久的,清代的学者纪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他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说:‘杂论称娈童始于黄帝’,是不是来源于黄帝咱不清楚啊,但从很多流传至今的词语中就知道这股风气有多常见了,比如龙阳之好、分桃之礼、断袖之癖等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